净化车间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图与设计要点
2025-10-28
一、引言
本文围绕“净化车间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图”展开,目标读者为工程设计人员、设施维护工程师和网站读者。内容覆盖系统总体原理、主要组成与功能、典型工作流程(含示意图文本版)、关键设计参数、层流与混合流对比、控制与维护要点,。
二、总体工作原理概述
净化车间空调系统(洁净空调系统)核心目标是在受控空间内实现稳定的空气洁净度、温度、湿度与压差。其基本思路是:引入适量新风 + 通过多级过滤与温湿调节 + 高效送排风与回风循环 + 精确监控与控制,以维持所需的洁净等级与工艺环境。
关键功能:
- 粒子控制(HEPA/ULPA 过滤)
- 温湿度控制(冷却/加热/加湿/除湿)
- 空气流型控制(层流/混合流)
- 压差维持与污染隔离
- 能耗最小化的同时确保稳定性

三、系统主要组成
- 新风进口与百叶窗:控制外部新鲜空气量并防止大颗粒进入。
- 初效/中效过滤器(预处理):延长高效过滤器寿命,去除粗大颗粒。
- 空气处理机组(AHU):含风机、冷却盘管、加热器、加湿器/除湿装置、风阀与旁通回路。
- 能量回收装置(可选):热回收轮或板式热交换器,降低能耗。
- 高效空气过滤器(HEPA/ULPA):终端过滤,决定洁净等级。
- 送风装置(FFU/送风口/无尘顶):分布均匀、形成所需风型。
- 回风/排风系统:控制循环比与排放污染。
- 压差传感器与多点采样点:实时监测净区与缓冲区压差。
- 环境控制系统(BMS/PLC/DCS):控制温湿、风量、压差、报警记录。
- 辅助设备:消声器、风量测量口、消毒/静电控制(按需)。
四、工作原理图
以下为典型的净化车间空调系统简明示意:
[室外空气] ─► 新风百叶窗 ─► 初效过滤 ─► AHU(风机 → 冷盘 → 加热器 → 加湿器)
│
└─► 能量回收器(可选) ─► 终端高效过滤(HEPA/ULPA) ─► 送风扩散器/无尘顶 ─► 净化车间
│
└─► 回风格栅 ─► 回风管 ─► 回风过滤/中效 ─► 一部分回至AHU
│
└─► 排风阀(按比例排放至室外)
图中标注说明:
- AHU:空气处理机组,负责温湿调节与风量。
- HEPA/ULPA:终端过滤器,过滤效率通常 ≥99.97%(0.3 μm)。
- FFU(可替代部分送风单元):用于局部洁净区的模块化送风。
- 压差点:在净区/缓冲区/洁净通道处布设差压传感器。
- 新风/回风比例:根据工艺和洁净等级设定(例如高洁净等级时新风比例较低、循环比高以减少能耗并保证清洁度)。
五、分步骤工作流程(系统启动到稳态)
- 预冷却与预处理:AHU 启动,新风通过初效/中效过滤除尘。
- 温湿调整:空气经冷盘管(显热与潜热处理)和加热器精细调节至目标温湿度范围。
- 高效过滤:调节后的空气通过HEPA/ULPA,去除微粒至洁净等级要求。
- 均匀送风:经送风顶或FFU,形成层流或混合流以带走颗粒与热源。
- 回风与排风:部分空气回收循环,部分按设定比例排出以带走污染并保持压差。
- 压差与监控:差压传感器与洁净度监测器持续反馈,控制系统按需调节风机、风阀和加湿器,保持稳态。
六、关键设计参数与建议
注:以下为工程参考建议,需结合实际工艺与规范进一步校核。
- 温度控制:一般常见范围为 20–24°C(特殊工艺可调)。
- 相对湿度(RH):常规 40–60%RH(部分工艺或设备要求可更窄)。
- 换气次数(ACH):依据洁净等级不同,大致范围:
- 中低等级洁净区:30–60 次/小时
- 高等级洁净区(如十万级以下):60–200 次/小时
- 过滤等级:终端常用 HEPA H13/H14 或 ULPA(根据洁净等级和颗粒控制需求)。
- 压差(净区对邻区):0.01–0.03 kPa(10–30 Pa)为常见参考,关键区域可更高。
- 送风形态:层流场(单向流)用于最高洁净等级;混合流用于一般洁净区与工艺适配。
- 新回风比例:常设在 10–30% 新风(高洁净或特定工艺下调整)。
七、层流(单向流)与混合流(湍流)对比表
| 对比项 | 层流(单向流) | 混合流(湍流/非单向) |
|---|---|---|
| 典型用途 | 高洁净等级、关键工位 | 常规洁净区、辅助区 |
| 空气流型 | 垂直或水平单向冲洗 | 多向混合,湍流扩散 |
| 粒子控制 | 优(迅速带走颗粒) | 中等(依靠换气稀释) |
| 能耗 | 相对较高(风量、压力损失) | 较低 |
| 维护要求 | 严格(送风均匀度、泄漏控制) | 相对宽松 |
八、控制与监测要点(实现稳定运行)
- BMS/PLC 集中控制:实现风量、温湿、压差、开关状态与报警联动。
- 多点环境监测:洁净度在线(粒子计数)、温湿、压差、风速分布。
- 自适应风阀与变频风机:根据洁净负荷动态调节,节能且维持压差。
- 报警与记录:粒子超限、压差异常、过滤器阻力过高等应有日志与告警。
- 定期校准:传感器、风量孔板、粒子计数器需按周期校准。
九、安装、调试与运行维护建议
- 安装阶段:过滤器、风道密封、消声与支吊架要严格按图施工;终端HEPA箱体与无尘顶应保洁至安装。
- 风量调试:按静压/风速/回风比逐段调试,记录平衡数据。
- 洁净度验收:粒子计数、压差与风速分布测试,验证设计目标。
- 维护周期示例:
- 初效过滤器:每1–3个月检查/更换(视污染情况)
- 中效/高效过滤器:按阻力上升或年度检查,HEPA更换需记录与泄漏测试
- 加湿器:每月检查水质与清洁,避免微生物滋生(采用闭环水处理)
- 常见故障排查(示例):
- 压差下降:检查风机转速、风阀位置、过滤器堵塞。
- 温湿波动:检查冷/热盘管运行、加湿器控制、检测点校准。
- 粒子超限:查找洁净作业、门禁频繁、HEPA 密封泄漏、局部局部扰动源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