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准号:GB/T 16294-2010
中文名称:医药工业洁净室 (区) 沉降菌的测试方法
英文名称:Settling Microbes Test Method for Cleanrooms (Areas)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
发布日期:2010 年 9 月 2 日
实施日期:2011 年 2 月 1 日
标准状态:现行有效
代替标准:GB/T 16294-1996
归口单位: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
起草单位: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行业权威机构
中国标准分类:C30(医疗器械综合)
国际标准分类:13.040.30(工作场所空气)
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室及洁净区沉降菌的标准化测试流程,适用于:
- 药品、医疗器械生产洁净室(区)
- 无菌室、局部空气净化区域(如洁净工作台)
- 环境验证与日常微生物监控
覆盖静态(生产结束后)与动态(正常生产状态)两种测试场景,特别适用于单向流洁净环境的动态评估。
-
测试原理
采用自然沉降法,通过暴露直径 90mm 的培养基平皿(TSA 或 SDA)收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,经培养后计数菌落数,量化微生物污染水平。
-
关键控制环节
- 采样点布置:根据洁净室面积和级别设定最少采样点数(如 10m² 以下设 2-3 点),均匀分布并避开回风口,100 级区域需至少 14 个培养皿。
- 培养条件:TSA 培养基在 30-35℃培养≥48 小时,SDA 培养基在 20-25℃培养≥120 小时,确保细菌与真菌充分生长。
- 结果判定:静态测试参考限值为 100 级≤1CFU / 皿、10,000 级≤3CFU / 皿、100,000 级≤10CFU / 皿、300,000 级≤15CFU / 皿;动态限值由企业根据工艺风险制定。
- 质量控制:设立空白对照皿(同法操作但不暴露),若对照污染则批次检测无效;采用菌落计数器辅助计数,建立标准菌落形态图谱。
-
日常监控要求
- 设立警戒限度(提示系统异常)和纠偏限度(触发立即调查),结合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。
- 监测频次根据洁净级别调整:100 级区域每次生产必测,10,000 级每周一次,100,000 级及以下每月一次。
-
准备阶段
- 温湿度控制在 18-26℃、45%-65%,压差及送风量符合设计要求。
- 人员防护:静态测试≤2 人,减少活动范围;动态测试记录人员数量及位置。
-
操作要点
- 暴露时间:静态≥30 分钟,动态单皿≤4 小时(可累计)。
- 培养皿处理:倒置培养防止冷凝水影响,记录培养基名称、制备日期及培养参数。
-
结果处理
- 超标时需重新采样两次,均合格后方可判为符合;动态数据结合生产活动进行风险评估。
- 检测报告需包含环境参数、采样点布置图、测试状态及统计分析结果。
本标准参考 ISO 14698-1(微生物控制)和 ISO/TS 11133-1(培养基制备指南),与欧盟 GMP 附录 1、美国 FDA 标准兼容,为跨境生产提供统一评估基准。
- 质量保障:通过量化微生物污染,确保生产环境符合 GMP 等质量管理规范,降低产品污染风险。
- 风险预警:动态监测与趋势分析可提前识别系统偏差,支持预防性措施制定。
- 合规支持:为监管审计提供科学数据,满足国内外法规要求。
完整标准下载
如需获取完整PDF原文,请点击下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