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T 34012-2017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

一、标准基础框架

标准号:GB/T 34012-2017
中文名称: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
英文名称:Air cleaner for ventilation system
标准状态:现行有效(2018 年 6 月 1 日实施)
标准属性:推荐性国家标准
归口单位: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TC143)
主管部门: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技术定位:我国首部针对通风系统空气净化装置的国家级产品标准,填补行业技术空白。

二、核心技术规范

  1. 产品分类体系
    • 功能分类
      • 颗粒物型(KL):针对 PM2.5 等固态污染物,PM2.5 净化效率分级为 A 级(≥90%)、B 级(≥70%)、C 级(≥50%)、D 级(≥30%)。
      • 气态污染物型(QT):处理甲醛、VOCs 等化学污染。
      • 微生物型(WS):抑制细菌、病毒等生物污染物。
    • 结构分类:包括过滤式、静电式、光催化式等多种技术路线,覆盖不同应用场景需求。
  2. 关键性能指标
    • 净化效率
      • 颗粒物净化效率测试采用 ISO 16890 标准方法,确保数据可比性。
      • 气态污染物净化效率需通过动态模拟舱测试,量化分解速率。
    • 安全指标
      • 臭氧浓度增量≤0.1ppm,避免二次污染。
      • 防火等级需符合 GB 8624-2012 B1 级要求,适用于消防敏感场所。
    • 能效要求
      • 单位风量能耗≤0.45W/(m³/h),推动节能设计。
  3. 试验方法创新
    • 室内环境检测
      • 采样点距墙面≥0.5m,高度 0.8-1.5m,采样时间≥1 分钟,确保数据真实性。
    • 动态评估模型
      • 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,结合风量、阻力、容尘量等参数生成综合性能指数。

三、应用场景与实施价值

  1. 适用领域
    • 公共建筑:医院、学校、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系统改造。
    • 工业环境:电子洁净车间、化工废气处理等特殊场景。
    • 住宅领域:结合新风系统实现全屋空气品质管理。
  2. 行业影响
    • 市场规范:统一检测方法与性能分级,淘汰低效产品,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。
    • 技术升级:引导企业研发高效低阻滤材(如驻极体纤维)、智能控制模块(如 CO₂联动调节)。
    • 政策支撑:为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》等法规提供技术依据,助力 “健康中国” 战略实施。

四、起草单位与技术贡献

  1. 核心参编机构
    • 科研院所: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(牵头)、清华大学、重庆大学等构建理论模型。
    • 行业龙头:格力电器、申菱环境等企业提供产业化经验,推动标准落地。
    • 检测机构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卫生安全指标制定。
  2. 技术突破
    • 跨学科融合:整合暖通工程、材料科学、环境科学等多领域技术,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    • 国际兼容性:参考 ISO 16890 等国际标准,为跨境项目提供互认基准。

完整标准下载

如需获取完整PDF原文,请点击下载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