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T 16292-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(区)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

作为医药工业洁净环境质量控制的核心标准GB/T 16292-2010 系统规范了悬浮粒子污染的测试方法,为药品、医疗器械等无菌生产环境的洁净度验证提供权威技术依据。该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与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,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,至今仍是医药行业洁净室认证的基础性技术文件

一、核心内容与技术要点

  1. 测试原理与方法
    采用计数浓度法,通过测量单位体积空气中≥特定粒径(0.5μm或0.1μm)的悬浮粒子数量,评定洁净度级别。仪器需选用光散射粒子计数器(≥0.5μm)或激光粒子计数器(≥0.1μm),并定期检定确保精度。

  2. 测试状态分级
    区分三类关键工况:

    • 空态:净化系统完备,无设备、物料及人员;

    • 静态:分静态a(设备安装无人员)与静态b(人员撤离并自净10-20分钟);

    • 动态:正常生产状态,需记录操作时序。

  3. 采样规则

    • 布点策略:采样点数量按洁净区面积平方根确定(≥2点),离地0.8~1.5m水平均匀分布,每层不少于5点;

    • 最小采样量:依据洁净级别动态调整,如A级需≥1m³(例如28.3L/min仪器连续采样36分钟),C/D级≥28.3L;

    • 前置条件:需通过高效过滤器检漏、风量、压差及温湿度验证后方可测试。

  4. 结果判定
    采用双重限值控制

    • 每个采样点平均浓度≤级别限值;

    • 全部采样点平均浓度的95%置信上限(UCL) ≤级别限值。计算基于t分布(采样点≤9时),确保数据统计可靠性。

二、行业应用与实施价值

  • 适用范围:覆盖医药洁净室、无菌室、洁净工作台等局部净化区域,不适用于微粒化学特性或可繁殖性分析;

  • 质控意义

    • 保障A/B级区动态微粒控制(如A级≥0.5μm粒子≤3520个/m³);

    • 通过精准监测预防微粒污染导致的药品效价下降或微生物滋生风险;

  • 合规性要求:作为GMP认证关键依据,企业需定期监测(如A/B级每月动态测试),并留存完整测试报告。

三、实施要点提示

  1. 仪器管理:粒子计数器须按《JJF1190-2008》年度校准,使用前清洁防污染;

  2. 人员培训:操作人员需掌握统计原理(如UCL计算)及标准流程,避免采样误差;

  3. 工程协同:测试需与空调系统验证同步,确保气流组织与压差梯度符合设计规范。

该标准通过科学统计方法严格工况分类,解决了医药洁净环境微粒监测的标准化难题,为提升药品无菌保障水平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。

完整标准下载

如需获取完整PDF原文,请点击下载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