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净区空调系统操作规程
2025-10-20
目的
规范洁净区空调系统(日常运行、巡检、保养与应急处置)操作,保证洁净区环境参数稳定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,延长设备寿命,降低运行能耗,为洁净区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可执行的操作依据。
适用范围
适用于本单位各类洁净区(以下简称“洁净区”)配套的空调系统(新风处理机组、送排风机、末端换气装置、风阀、过滤器、冷源/热源设备及其控制系统)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。具体控制目标和数值应以项目设计或业主要求为准。
术语与定义
- 空调系统:指为洁净区提供温度、湿度、洁净度和相对压差控制的空调设备组合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。
- 新风处理机组(AHU):负责空气过滤、加热/冷却、加湿/除湿及送风的主机组。
- 末端单元:包括风口、阀门、局部过滤等影响局部气流与洁净度的设备。
- 洁净参数:室内温度、相对湿度、悬浮颗粒浓度(洁净度)、正/负压差等可量化指标。
职责分工
- 运行值班人员:负责日常开停机、参数监控、记录填写、简单故障排查和上报。
- 维护工程师/技师:负责设备周期性保养、过滤器更换、控制系统维护及复杂故障处理。
- 管理负责人:审核运行记录、组织例行巡检、协调应急处置、保证备件与材料供应。
操作前准备(每日/班次)
- 查阅上一班次运行记录与故障报表,确认未决问题。
- 检查控制柜断路器、接触器、指示灯、仪表有无异常;观察控制屏报警信息。
- 检查机房环境(无积水、无异常异味、通道畅通)。
- 确认新风、回风、排风阀门处于设计位置,风口无遮挡。
- 目视检查主要设备(风机、皮带、轴承、冷却盘管)是否有异常声音、振动或泄露。
- 确认过滤器完好,滤差记录在允许范围内;必要时通知更换。
- 检查供电及备用电源状态,确认应急照明和安全装置完好。
开机操作(标准流程)
- 按照启动顺序逐台启动:供电→风机电源→控制系统→新风处理机组→末端设备。
- 启动时逐步增大风量,观察机组电流与振动,确认平稳后进入自动控制。
- 将自动控制器切换至“自动运行”模式(若需手动控制,需记录原因并报备)。
- 验证环境控制器显示的温度、湿度、压差符合允许范围或正在向目标值稳定。
- 检查并记录机组启停时间、初始运行电流、初始室内参数等。
提示:若启动过程中出现异常噪音、电流过高、振动或报警,立即停机检查并上报。
运行监控(关键参数与频次)
- 温度:建议控制范围(参考值)20–26°C(以设计文件或业主要求为准)。
- 相对湿度:建议控制范围40–60%RH(按洁净区实际需求调整)。
- 风量/风压差:保持机组设定风量±10%;局部压差(房间与走廊)维持设计值。
- 过滤器压差:每日/班查看记录,超出设定置换值时安排更换。
- 能耗与电流:连续监控风机、冷机、泵的电流数据,发现超载立即处理。
监控频次建议:值班人员每班(或每4小时)巡查并记录一次;关键参数采用自动记录系统并每日备份。
巡检与维护保养(示例计划)
项目 | 周期 | 主要内容 |
---|---|---|
一般巡检(目视) | 每班/每日 | 机房环境、设备运行声振、电控面板无报警、风口无阻塞 |
过滤器检查 | 每周 | 记录压差,必要时更换初效/中效滤网 |
皮带张紧与轴承润滑 | 每月 | 调整皮带松紧,更换磨损件,检查轴承温度 |
盘管与冷凝水检查 | 每月 | 清洁盘管,检查冷凝水排放是否畅通,有无结垢或漏水 |
全面保养 | 每半年 | 机组拆检、清洗换热表面、风道清洁、控制回路校准 |
电气检查 | 每年 | 绝缘、电缆、接线端子检查与紧固、保护装置功能测试 |
注:以上为通用建议,具体维护项目与周期应结合设备手册与工程设计要求制定。
停机操作(标准流程)
- 通知相关使用单位或人员,确保停机期间不会影响生产/工艺。
- 将空调系统切换至手动,并逐步减小风量,按顺序停机:末端→机组→风机→控制系统→断电。
- 检查并关闭与机组相关的阀门,开启冷凝水排水阀以防积水冻结/腐蚀(视季节而定)。
- 停机后进行设备外观检查,记录异常并安排维护。
- 将停机原因、时间、维护计划记录归档。
应急处理程序(常见情形)
机组突发停机或报警
- 立即记录报警内容与时间,切换到备用机组(若有)。
- 对照故障码检查常见原因(电源、控制器、传感器、风机保护)。
- 若无法恢复,及时通知维护工程师并启动应急通风或局部保洁措施。
室内压差异常或洁净度超标
- 查验送/排风量、风阀位置、门窗开闭及局部作业对室内影响。
- 对疑似污染源进行封闭处理,增加换气次数,直到参数恢复。
- 换气或清洁完成后复测并记录。
冷源故障(冷机/冷却水)
- 启动备用冷源或调整运行策略(增加外循环、降低外负荷)。
- 启动紧急降温措施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。
记录管理与台账
- 运行日报表:记录温度、湿度、压差、过滤器压差、机组运行时间、能耗与异常情况。
- 维护保养台账:记录保养项目、执行人、日期、发现的问题与处理结果。
- 故障与维修记录:包含故障描述、诊断步骤、处理方法、耗材与更换件记录。
- 周期性报告:每月/季度汇总运行效率、能耗趋势、故障统计与改进建议。
常见故障及排除要点(快速参考)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处理要点 |
---|---|---|
风量不足 | 风机故障、皮带滑动、阀门错误位置、过滤器堵塞 | 检查风机电流、皮带张紧、清洁或更换过滤器 |
温度超差 | 制冷/制热源故障、控制器设定错误、冷媒不足 | 检查冷源、控制回路与传感器校准 |
湿度过高 | 加湿器故障、除湿能力不足、回风过多 | 检查加湿器、排查冷凝盘管结垢,调整风量比例 |
压差异常 | 门窗未关、排风量异常、局部风道阻塞 | 立即检查门窗与风道,恢复设计压差后复测 |
异常噪音或振动 | 轴承损坏、叶轮不平衡、松动 | 停机检查轴承与叶轮、紧固或更换故障部件 |
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
- 所有操作应遵循“先观察、后确认、再操作”的原则,任何越权操作必须有书面确认。
- 设备改造或参数调整应由专业人员按程序实施并记录。
- 过滤器、风道、盘管等与洁净度相关部位应保持良好密封,避免二次污染。
- 合理设置运行策略(夜间低负荷、节能启停、按需供风),平衡洁净与能耗。
- 定期对控制传感器进行校准,确保采集数据真实可靠。
附录:示例——日常检查记录模板(简化)
日期 | 机组编号 | 启动时间 | 停止时间 | 室温(°C) | 相对湿度(%) | 压差(Pa) | 过滤器压差(mmH₂O) | 运行人 | 异常及处理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5-10-17 | AHU-1 | 08:00 | — | 23.5 | 48 | +10 | 25 | 张三 | 无 |
(实际表格可按单位管理系统或Excel模板扩充)
总结与建议
- 明确职责、落实记录:运行、维护、管理三方职责分明并形成闭环记录,可以显著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可追溯性。
- 以数据为驱动:采用自动化记录与告警,配合周期性人工巡检,既保证洁净参数稳定,也利于发现潜在问题。
- 以维护为核心:过滤器管理、盘管清洁和电气维护是影响系统性能与寿命的关键。
- 节能与风险并重:在满足洁净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运行策略,关注备用能力与应急预案,降低停机风险。
THE END